节日赋予了时间以意义,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和特殊的意义。从传统的除夕、春节、元宵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七夕节、中元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、冬至、腊八节,到元旦、国庆节、劳动节、建军节、母亲节、父亲节、光棍节、泼水节、火把节、开斋节、网络节日、520、618、双十一……背后有什么故事,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?维库发现精心制作了系列节日风俗知识小视频供大家欣赏。
霜降为秋天的zui后一个节气,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,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或24日。在南方很多地区在霜降的时候有吃柿子的习俗,霜降时节
夏至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中的第十个节气,zui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,也是古时民间“四时八节”中的一个节日。 夏至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被古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,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和22日。
传说春联一开始叫“桃符”,在早期贴它是为了降住一种怪兽,逐渐发展成一种传统习俗,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,也是对来年zui美好的祝愿。
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~24日。 秋分有六大传统习俗:“秋祭月、竖蛋,吃秋菜,送秋牛,拜神,粘雀子嘴”
火把节是彝族、白族、纳西族、基诺族、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,节期一般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,也有在六月二十五过节的。 传说6月24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,生活在云南的白、彝、普米、纳西等民族,就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,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。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,蜚声海内外,又被称为“东方的狂欢节”。
上期视频我们介绍了四大传统节日,本期来介绍一下:清明节,端午节,七夕节,中秋节,重阳节,以及它们的传统习俗:
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,名族文化历史的沉淀,涵盖了信仰,祭祀,文化等,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,主要节日有:春节、元宵节,上巳节,寒食节,清明节,端午节,七夕节,中秋节,重阳节。
“九月白露接秋分”指得是24节气中的白露。 “白露”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,露是由于温度降低,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。所以,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。
冬至,大部分地区都习惯吃饺子,传说冬至节吃了饺子不冻耳朵。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“医圣”张仲景“祛寒娇耳汤”之恩。至今南阳仍有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谣。
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,中秋节即是一个传统节日,又是一个法定节日,与端午节,春节,清明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1蹴鞠起源于哪个朝代347
2元宵节的习俗205
31024是什么节日196
4中国妇女节从什么时候开始195
5腊八节的由来194
6国际学生日的由来149
7中秋节的来历131
8520的由来130
9重阳节是几月几号111
10端午节的由来102
11夏至是什么意思95
12劳动节的由来93
扫码下载APP, 一键连接广大的电子世界。
在线人工客服
0571-85317607
客服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关注官方微信号, 第一时间获取资讯。
联系人:
联系方式:
* 建议或问题(10个字以上)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