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把节是彝族、白族、纳西族、基诺族、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,节期一般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,也有在六月二十五过节的。
传说6月24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,生活在云南的白、彝、普米、纳西等民族,就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,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。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,蜚声海内外,又被称为“东方的狂欢节”。
火把节对于彝族人民来说就是年节,更是文化的象征。
彝族地区素有“火之故乡”的美誉,彝族人民能歌善舞,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。并流传着十分丰富的火把歌调,虽然形式多样,但都有固定的火把歌调,彝族的火把节历来zui为隆重,并逐渐成了成套的节俗歌调。
彝族火把节活动:
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,分为迎火、玩火、送火三个阶段。
第1天:预备和肉等祭物,到了晚上,圣火要在火台上用石头和火点着,祭司要在旁边念火的经,然后各人点上青蒿的火把,游到田野边上去。
第2天:所有的人都聚集在神圣的火台下举行各种活动。男孩可以比赛、摔跤、唱歌,女孩可以穿漂亮的衣服,戴黄色的油伞,跳彝族传统舞蹈身体舞蹈,举办"选美"活动。未婚男女可以找到自己的心灵目标。
第3天:所有的彝族人手里拿着火把,穿过村子的小径,手里拿着火把堆成一团巨大的篝火。所有的人都在这里唱歌跳舞,都沉浸在笑声中,他们的幸福直到黎明才结束,每年都吸引着数百人参加。
火把节主要活动:
有斗牛、斗羊、斗鸡、赛马、摔跤、歌舞、选美等。
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,产生了新的形式。如今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,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,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