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秦相国、文信侯吕不韦。一字千金故事所说的书作便是《吕氏春秋》。吕不韦因出资运作帮助秦庄襄王当上了秦国国君,而被封为丞相。为了积攒政治资望,召集三千门客编撰《吕氏春秋》。书成之后,把全文公示在咸阳城门上,并发出布告,“谁能增损一字,赏予千金。”
一字千金的《吕氏春秋》
吕不韦,姜姓,吕氏,名不韦,卫国濮阳(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)人,战国末年商人、政治家、思想家,秦国丞相,姜子牙二十三世孙,主持编纂《吕氏春秋》(又名《吕览》)。
一字千金的主人公秦相国、文信侯——吕不韦
一字千金,意思是增损一字,赏予千金。用来称赞文辞精妙,不可更改。语出自《史记·吕不韦列传》,“布咸阳市门,悬千金其上,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”
一字千金的成语故事
战国末期,吕不韦出巨资运作,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,也就是后来大名赫赫的秦庄襄王,话说吕不韦由此被封为丞相,由于政治资望太浅,想要迅速提高,便召集门客商量,众人提议写一部兵书,吕不韦认为这个方法很好,命令门客组织人员撰写。
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,一百六十篇文章,书名《吕氏春秋》。书成之后,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,贴在咸阳城门上,并发出布告:“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,甚至改动一个,赏黄金千两。”
布告贴出许久,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,无人来自讨没趣。于是“一字千金”的佳话便留传至今。
秦庄襄王